首页 >> 梨果柯

从浇地到浇作物农田灌溉有神器甘肃薹草

2022-09-15 14:09:54

从“浇地”到“浇作物”,农田灌溉有“神器”

“你家花生多少钱1斤?”“5块1斤,不二价!”“咱都是老相识了,你帮忙多留几天,我照单全收。”

10月20日,淮阳区冯塘乡陈老家村村民司文全挂断电话,脸上满是喜悦:“终于敲定了销路,库里这70多袋秋花生要变成‘金豆豆’!”

“花生是上个月刚收的,个大饱满,这四五千斤能赚个10万多块钱。”司文全告诉记者,今年花生受气候影响产量略有下降,行情趋好,价格也比去年高几毛。“要不是田里有‘灌溉神器’,保住了产量,俺就错过这个好机会了。”

司文全口中的“灌溉神器”其实就是地埋式灌溉系统。与传统大水漫灌不同,这种节水灌溉新技术一方面覆盖广、易操作,能有效减少单位面积用工人数,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流量小,由“浇地”转为“浇作物”,节水效益******。

淮阳区农业局副局长程军介绍,今年6至8月,淮阳降水极少。冯塘乡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刚建好,地埋式灌溉系统就派上了用场,在“三夏”抗旱抢种时帮了大忙。

“来得太及时了。要是人工浇,大半花生苗子都得旱死。”司文全说,除了花生,自己还种了100亩萝卜、速生菜,它们需水量更大,要时刻注意土壤墒情,勤浇多浇,去年光是雇人浇地都花了好几万元。现在,只需打开地埋管,拿着水卡在机井上轻轻一刷,水就会从出水口喷涌而出。

“一个机井配有八九个出水口,每个都能均匀覆盖150平方的土地。有了它,我一个人就能打理好家里100多亩地。”司文全笑着说。

新技术、新设施不仅帮农户种田,还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陈老家村迎来了一位“贵客”——河南枣花面业公司负责人孙华磊。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刚和陈老家村签约,流转1200亩地种植优质高筋小麦。

问及签约缘由,孙华磊毫不讳言:“就是冲着示范区完善的灌溉设施来的。今年三夏期间,示范区内的小麦不仅没有减产,亩产还平均增加了150多斤。眼下正值麦播季节,希望能延续这份佳绩。”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全省耕地1.22亿亩,人均耕地1.12亩,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40%以上,亩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因此,要突破当前粮食生产瓶颈,根本出路就是发展节水灌溉,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这两年来,我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探索高效用水、节约用水。9月8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周口举行,淮阳区以其广泛运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成为三个观摩点之一,其发展模式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据程军介绍,今年以来,示范区共打机井226眼,新建地埋线111.9千米,地埋管63.4千米,出水口2300多个,已实现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用地全覆盖。“示范区内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已从65%升至85.5%,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节水超20%。”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地埋式灌溉系统还能与水肥一体化、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监测等技术一体联动,进一步提升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展现现代农业技术的叠加效应,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地埋管生产企业河南源通管业公司地区负责人王硕表示,这也是他们下一步的研发方向。

“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今年我省将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56万亩。”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每亩投资不低于3000元,要达到“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护规范化”的标准,把节水农业发展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长沙中古店

麻城芝麻白

贵州陶粒厂

纯钛回收

活动篷房出租

友情链接